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
日期:2021-08-28 13:41:58  发布人:后勤处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陈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重要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遵循,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民族具体性,必须扎根所在民族、国家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揭示世界发展基本规律,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抽象的公式,“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一旦进入其他民族地域,必须同其他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必须与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动态发展的,需要不断汲取人类文明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中国的独特优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而且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素材与营养。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都是饱读儒家经典的人,具有深厚的国学背景和修养。是儒家学说促使其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基本价值观中的儒学成分推动早期共产党人不惜牺牲去争取胜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无求生以言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不仅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滋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理念上存在融通与契合。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张载的“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朱熹的“一中有二”,以及对“大同”理想的阐释,分别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辩证观及共产主义学说有着明显的契合之处。正是这些相通相近之处奠定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李约瑟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以会共同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学家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互鉴互学、互为补充。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将马克思一生的卓越贡献高度凝练为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存在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观点,可以称为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认识、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造和发展社会。而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思考人自身成长、发展的问题,致力于认识和改善人生。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一定互补性,可以互鉴互学。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已产生丰硕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实事求是”源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所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辨析与诠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概念的提出是毛泽东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借言赋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作出的经典概括,是非常鲜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新的高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凝聚传统与现代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着力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称“双创”)为根本遵循,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厚植“结合”的土壤。传统文化属于历史,而历史属于过去,即属于过去的既成事实,可以描述、解释、评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否定客观存在的历史、罔顾历史事实。既不能随意放大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唯我独尊”;也不能刻意强调传统文化的负面因素,“自我矮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以客观性、整体性、历史性原则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积极社会舆论氛围,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深化“双创”研究,明晰“结合”的路径。“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深化“双创”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把握好三个方面。

向前看。胸怀“两个大局”,强化预见能力,积极吸收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认真思考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向下看。立足中国现实,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深入村社、企业等基层汲取智慧,阐释“新型举国体制”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现实命题,提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概念、理论与具体策略。

向外看。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主动与西方主流价值展开对话,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华价值理念,加快推动中华文明进入世界主流视野进程,打开多样性文明在世界舞台上交流互鉴的闸门,在对话中擘画人类文明的精彩未来。

强化理论武装,用好“结合”的成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宣传阐释好,持续提升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要注重话语转换,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要创新传播形式,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影响,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打造宣讲队伍,既要培养适应国际交流需要,掌握跨文化交流技能的专门人才,也要抓好满足机关、企业、村社需要的多样化宣讲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互动机制,形成理论普及宣传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核发: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